首页 > 国学经典 > 子部 > 

法家

 > 列表
《管子》四称第三十三

《管子》四称第三十三

桓公问于管子曰:“寡人幼弱惛愚,不通诸侯四邻之义,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夷吾之所能与所不能,尽在君所矣,君胡有辱令?”桓公又问曰:“仲父,寡人幼弱惛愚,不通四邻诸侯之义,仲父不当尽告我昔者有道......
01-11
《管子》问第二十四

《管子》问第二十四

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则士轻死节。上帅士以人之所戴,则上下和;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无乱社稷宗庙,则人有所宗。毋遗老忘亲,则大臣不怨;举知人急,则众不乱。行此道也,国有常经,人知终......
09-05
《管子》任法第四十五

《管子》任法第四十五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失君则不然,合法而任智,故民舍事而好誉;舍数而任说,故民舍实而好言;舍公而好私,故民离法而妄行;舍大道而任小物,故上劳烦,百姓迷惑,而国家不治。圣......
01-11
《韩非子》读后感

《韩非子》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非子》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韩非子》读......
10-18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
01-10
《韩非子》孤愤第十一

《韩非子》孤愤第十一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
09-05
毁掉孩子的七大错误做法家长须知

毁掉孩子的七大错误做法家长须知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
10-18
《韩非子》难言第三

《韩非子》难言第三

臣非非难言孔,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々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总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为不让;闳大广博,妙远......
07-26
《韩非子》饬令第五十三

《韩非子》饬令第五十三

饬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售法。任功则民少言,任善则民多言。行法曲断,以五里断者王,以九里断者强,宿治者削。以刑治,以赏战。厚禄以周术。国无奸民,则都无奸市。物多末众,农弛奸胜,则国必削。民有馀食,使以......
01-10
《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

《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托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经一权借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力多则内外为用,则人主壅。其说在老聃之言失鱼也。是......
01-10
《商君書》立本第十一

《商君書》立本第十一

凡用兵,勝有三等:若兵未起而錯法,錯法而俗成,俗成而用具。此三者必行於境內,而後兵可出也。行三者有二勢:一曰輔法而法行;二曰舉必得而法立。故恃其眾者謂之葺,恃其備飾者謂之巧,恃譽目者謂之軸。此三者恃一,因其兵可禽也。故曰......
09-05
《管子》弟子职第五十九

《管子》弟子职第五十九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
01-11
《管子》四时第四十

《管子》四时第四十

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故天曰信明,地曰信圣,四时曰正。其王信明圣,其臣乃正。何以知其王之信明信圣也?曰:慎使能而善听信之......
02-13
《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

《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
01-10
《商君書》農戰第三

《商君書》農戰第三

凡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而以巧言虛道,此謂勞民。勞民者,其國必無力。無力者,其國必削。善為國者,其教民也,皆從壹空而得官爵。是故不以農戰,則無官爵。國去言則民樸,民樸則不淫。......
07-26
《管子》君臣上第三十

《管子》君臣上第三十

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而足以饰官化下者,明君......
01-11
《管子》国准第七十九

《管子》国准第七十九

桓公问于管子曰:“国准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国准者,视时而立仪。”桓公曰:“何谓视时而立仪?”对曰:“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之利。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周人之王......
01-11
神奇的管子叙事作文

神奇的管子叙事作文

一个晴朗的周末,我看见爸爸在给鱼缸换水,我发现爸爸在给鱼缸换水时先把管子里灌满水,然后把管子插入水中,水就源源不断的涌向低处。我也帮爸爸的忙,拿着管子吸鱼缸里面的残渣,通过了我仔细观察,发现管子把一些细小的杂物吸了......
10-19
《商君書》定分第二十六

《商君書》定分第二十六

公問於公孫鞅曰:「法令以當時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無私,奈何?」公孫鞅曰:為法令置官置吏樸足以知法令之謂,以為天下正者,則奏天子;天子名,則主法令之民,皆降受命發官。各主法令之民,敢忘行主法令之所謂之......
09-05
《法家》邓析子

《法家》邓析子

邓析子无厚篇第一天於人无厚也,君於民无厚也,父於子无厚也,兄於弟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勃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民必寿,此於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迷者,皆生於不足,起於贫穷,而君必执法诛之,此於民无厚也......
07-15
《管子》九守第五十五

《管子》九守第五十五

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右主位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塞矣。右主明听之术,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
01-11
《管子》轻重己第八十五

《管子》轻重己第八十五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矩生方,方生正,正生历,历生四时,四时生万物。圣人因而理之,道遍矣。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总,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千百姓,号曰祭日,牺牲以鱼。发......
02-13
《管子》地数第七十七

《管子》地数第七十七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泰......
01-11
《商君書》墾令第二

《商君書》墾令第二

無宿治,則邪官不及為私利於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百官之情不相稽,則農有餘日。邪官不及為私利於民,則農不敝。農不敝而有餘日,則草必墾矣。訾粟而稅,則上壹而民平。上壹則信,信則官不敢為邪。民平則慎,慎則難變。上信而官不敢......
07-26
《管子》轻重乙第八十一

《管子》轻重乙第八十一

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子中而立,国之四面,面万有余里。民之入正籍者亦万有余里。故有百倍之力而不至者,有十倍......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