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散文 > 抒情散文 > 有关小镇回忆的抒情散文

有关小镇回忆的抒情散文

   来源:荟萃咖    阅读: 2.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样东西无论充满了多么贵重的回忆,它都不是回忆的本身。珍贵的东西是埋藏在心里的。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小镇回忆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小镇回忆的抒情散文

有关小镇回忆的抒情散文:小镇记忆

我在这个城市的“奈曼人家”饭馆,看到了一幅摄影,我的故乡小镇,“夜色下的大沁他拉镇”。虽然景色璀璨辉煌,我寻寻觅觅,却一点没有找到过去的影子。

在那个静寂的夜里,我又梦见了故乡的小镇,那个被称为金沙之城的小镇。好似小镇在月影下,灯影中,渐已模糊的影子碎了起来,清晰起来,使我放下纠结和挂碍,心中一片空明澄澈,洒落了一枕的思念。

我醒来时,我突然跟妻子发出疑问,我多久没有回奈曼老家了。而在这个时候,或者更早,故乡小镇就不动声色地回旋进了我的梦境里。

这是一个昂奋的梦。

我是1978年秋天,考入旗一中高中的,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了大沁他拉镇,高中毕业考入了中专,毕业后又回到了大沁他拉镇,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十三年,娶妻生女,成家立业。

大沁他拉镇是我人生启程的地方,我从来没有逃离他对我人生的掌控,那是心灵的掌控,是我灵魂的疆界。

上高中时,我们农村班,一共四十几个人,几乎都住宿。我们男生一个宿舍住着二十多人,是南北大炕,铺的蒲子垫子,褥子挨着褥子,人挤着人。夏天是臭虫满铺爬,咬的人难以入睡;冬天地中间都成了冰岭,洗脸的毛巾都结冰。我们的许多老师如贾渊、赵景魁、任作林老师爱生如子,给我们劈柴,点炉子,暖暖的炉火烘烤着我们冰凉的手,在学生心中至今依然记忆犹新。记得备战高考那年夏天,正是西湖防汛,我们男生住在教室里,担心西湖溃坝淹了我们。

那时候着时很艰苦。可是那两年,是我们跳出农门的关口。

我终于夺路而出。一中,是我从心出发的梯子。

在一中上学,对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大众饭店。在正街上,坐北朝南,那时还是国营饭店,我第一次下饭馆,是父亲给我送学费来,领我去大众饭店吃烧饼,软软的,甜甜的,至今还回味无穷,一想起,还习惯性伸出舌头舔一舔,咂一咂唇,味道的记忆那是久远的;第二个地方是我本家大哥家,每到周末,我跟一起上学的本家弟弟就去那里吃饭,不是饺子,就是炖排骨,那种亲情令人温暖。第三个地方是大众饭店对面有个大众理发馆,也是国有的,理发馆那厚重的皮椅子,我坐过多次,有个姓孙的理发师,白白胖胖的,每次理发他都笑着,你是学生,少要点。每次给我理发都少要一角钱,那时理发也就是四五毛钱,在那个年代要求严格,不知道这笔差价钱他怎么处理的,让我心存感激,难以忘怀。

我中专毕业后,在畜牧局工作,那时畜牧业开始重视,总有会,我们几个新毕业的学生,都吃食堂,几乎不花钱,每月粮票都有结余。在畜牧局工作时,经常下乡,去做过羊毛鉴定,有一次就去了一个半月,从4月中旬,到6月末,跑了两个苏木,跟苏木兽医站人员一起,对逐嘎查、逐户的每只羊,进行羊毛鉴定,打上耳号。那时,每天在羊圈里扎堆,我就剃了个光头,待回来时,晒成了黑人。

那些时日,对我来说,那是我打磨关节,把自己拉长,自己木木的脑袋也被渐渐敲醒的日子。褪去所有的青涩和稚嫩。

后来我又调到了团委,那时旗委还是平房。团委在旗委院子里。在团委有三件事记忆深刻,一个是普及交谊舞,那时专门从文化部门调来一个干部,组织机关青年进行推广,那时很热闹,很新奇;二个是自治区团委组织青年参加刊授大学,那时全旗几千名参加,一屋子的书,让很多人沉迷在学历中,最后不了了之。三个是青年之家建设,那时农村团的活动日益活跃,一批招聘团干部走上了政治舞台,可以说,那时是共青团工作最活跃的时期之一。

人生是一个圈,无所谓善意,或是恶意的。有些事,虽然永远赢不了它,躲不开它。但是它总跟你打招呼,留下背影。每一次流泪,每一次跌倒,每一次愤怒和无奈,当然也有每一次的侥幸或胜利,即使一瘸一拐,人总是会向前迈进一步。

在团委时,我入了党,考入盟党校,毕业后去了体改委,又到旗委办公室,当秘书。除了全旗518个自然村跑的差不多外,就是了解了当时农村的情况。种植大垄高产玉米、搞农田基本建设,生态圈建设......那时的干部真是很务实的。

对于我来说记忆最深的有一件事,就是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大潮刚兴起,我带领科里的玉山、延城、青春、日东等几个秘书,在中心大街摆摊卖货,那是小镇的唯一一条水泥路,开辟了周日贸易街,虽然没有赚到钱,却是开辟市场的先锋,当时盟委书记做了批示,受到了表扬。每次回去,与已经当了旗委副书记的李玉山他们聊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是何等的勇气呀。

在那些恣意飞扬的日子了,面对每一个躁动不安的梦想,摔倒又爬起。

有了自己的思想,就有了自己的人格。

后又回到了体改委,当了主任。那时正是受厉以宁教授的倡导,中小企业推广股份合作制,一些旗属企业卖的卖,租的租,股份的股份,推向了市场。企业改完了,体改委也就寿终正寝了。

想起这些事,年轻气盛,义无反顾,一有机会,我就以想要的精彩和骄傲一路狂奔。

事业向前走了,生活也没有停止。我结婚后,租过房,住过单位,后来妻子单位分房。房子在北小山,一个大沙坨子上,叫北老贵的地方。每天晚上,当我骑着自行车,歪歪斜斜地回到沙包上的家时,有一盏灯为我点亮。

那是属于我真正的家,一个温暖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别人的宅。但是那个位置,在我的心中无法抹去。

在大沁他拉镇,我有岳父岳母、乡下有父亲、继母,后来相继去世,我在小镇工作时,照顾的很少,没有尽到孝道。我不能原谅曾经的一时,虽然懂得了感激。只是那时候我不懂得细细咀嚼。“等等再说”,就没有了机会,让自己成了永远的遗憾。

有时想起来,自己都不如镇里那个傻子“四包米”。我不知道,他的名字的来历。但是镇里的名人。很仁义的一个人。我在畜牧局工作时就认识他,记得他姓李,有个老母亲,他每天推着垃圾车,给大众饭店倒垃圾,饭店给他吃的,他把吃的,总是用饭盒装上,揣进怀里,给老母亲送回去,然后再出来干活。别人怎么骂他都行,骂他傻子,骂他潮种都行,骂他妈就不行,他会拿着的家什跟你拼命的。

他晚上还去医院太平房看尸体。有一次,大早晨,他碰见我,说,“大兄弟,老谁家镇不是人,我给他家看死人,一晚上给我五角钱。我气的跟他说了,你们家再死人,给我多少钱也不给看了。”我苦笑笑,伸出了大拇指。附和着回应他,“做得对”。

每次碰上,他都打招呼。虽然他不知道我姓什么。那么亲切,一见如故的样子,也许我冥冥中成了他的知音吧。

真是的,人欺人,是恶,何况欺骗一个傻子,天理都不容。

不知道,那个叫“四包米”的老人还在不,是值得人们尊敬的。即使傻,但是他懂得反哺,感恩。

我离开故乡小镇二十年了,离开越久,印痕越深,刻进了骨子里,留在了灵魂中。我对故乡小镇,那个叫大沁他拉的地方,会有更多的感悟和念想。

小镇至尊的标志物,就是清王府,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有十四代王爷传承。那里存有出图“辽代陈国公主附马合葬墓”的文物资料,展示着奈曼部落的悠久文化。我在旗里工作时,曾经去过王府,在里面我见过,民族艺术家宝石柱老人的泥塑收租院,一百多个千姿百态、神情各异、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我震撼。我为我的故乡有这样高水平的有才华的艺人而骄傲。

后来每次回去,我都要到王府去参观,去倾听远古的声音,感悟艺术的魅力,体味历史的脉动。无不让人心旷神怡,心存敬畏。

每次回去,大沁他拉镇都有新的变化。有了十七八层的高楼,有了大大小小的广场,有了开发区,有了六车道的路了......小镇的建设日新月异,有城市的范儿了。

故乡小镇,我知道回不去了原有的模样,原来的影子依稀可见,小镇已是回忆的碎片。

而离开越久,越是怀念,越是感念小镇的美好。

每次听到家乡民歌《诺恩吉雅》,就想起了自己,不是一样“出嫁”到远方了吗?!

每次看到《活力奈曼》的微信,就好似嗅到了故乡的气息。

事实上,漂泊在外的人,都是故乡喂养的孩子。总是脱离不开故乡的情结的。

我一屁股坐进沙发,陷进去大半个人生。小镇的记忆,永远不会忘记,也不会逝去。

我打开蒙尘的老相册,藏在相册里的老照片,一直给我温暖和力量。我翻开影集,突然间泪流满面。

我把玩着老家友人捎来的干咸菜疙瘩,一不小心掉落到地上,扰起我满心的忧郁,泛起我嘴里咸涩的味道,又开始做起了故乡小镇的梦。

有关小镇回忆的抒情散文:小镇往事

小镇是古镇,早在秦国时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繁荣一直延续至今。一条小巷分开两省,安徽在南,江苏在北。

小镇是鱼米之乡。邻近一个淡水湖,被三条小河环抱着,公路连接着南京市和小镇所属的县城及市区,东邻本地最高的山——横山,山脚下是六朝古刹和省级文物“石门”。

小镇的街道是清一色的青石路面,被岁月打磨的光滑明亮。下雨的日子,从墨瓦缝隙中滑落的雨滴,“吧嗒、吧嗒”跌在青石上,溅起一朵朵晶莹透彻的小花,烟雨氤氲,如诗、如画、如歌、如梦,令人沉醉痴迷。

街面宽约四十米,东西走向的街道长约四百米;在东西街的中间是南北走向的街道,长约三百米,然后,就是一条小窄巷横亘着,也就是安徽与江苏的分界线了——往北便是江苏地界。小镇的人称安徽这边为“南镇”,江苏那边为“北镇”。小镇只有两栋现代结构的楼房,那便是镇供销社的商场,其余全是墨瓦白墙木结构古色古香的店面和民舍。

小街里各式摊点琳琅满目、五彩缤纷,各种小吃、各种小商品都以摊点为主。卖鱼虾的、卖蔬菜的、卖鸡鸭鹅的,应有尽有,卖字画的、卖服装的、铁匠铺、老虎灶、修伞配钥匙的,有挑箩筐的、有赶猪牵牛牵羊的,使原本不宽敞的街面,更加拥挤不堪,在早上最热闹的时候,连一个空身人行走都困难。空气中流动的是炸油味、牲畜味和鱼虾的腥味,闻着使人特别的不舒服。不经意的时候会发现一摊猪牛粪便,稍不留神就会踩上一脚。

小镇的西边有一条小河依偎着,小镇人称“西河”;东边,紧傍着小镇的,人们叫“东河”,再往东五百米,还有一条河,大家称为“山河”。东西河紧紧拥抱着小镇,就像当年的护城河,把小镇护在中间。八十年代初,东河上的小桥还依然伫立着,它肩负着东来西往的小商小贩,它迎送着走南闯北铮铮儿郎,历经岁月的洗涤,依然坚固地屹立着。那是一座青石桥,桥面平直桥孔如月牙,桥身长满了青苔和一些青稞植物,青石桥栏被岁月打磨的光滑明亮,仿佛,向岁月炫耀着它沧桑的历史,也见证了世态的炎凉。桥宽约二十米,长约五十米。下面便是污浊的连着长江的四季不枯的河水。

如今,小桥消失了,小河也填埋的不见踪影。

如今的小镇,已不见了墨瓦白墙,不见了江南那烟雨小巷,还有那踩在脚下,“咯吱”直响的老式木板地。现在的小镇被新的建筑所替代,她以另一只的容姿展示着现代的文明与繁荣。

有关小镇回忆的抒情散文:阳光小镇,暖暖回忆

因为身体原因,家人说买了什么药,要每天都去医生那里打一针。我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小镇,虽然离医院也挺近的,但是一般打针什么的都是去诊所解决。因为常年在外求学,除了放假,已经很少回到这养育我的小镇,再加上自己的宅男生活,就算是放假,也已然少走在这并不繁华的小镇上。

早上是被奶奶叫醒的,我惺惺忪松的爬了起来,洗漱完毕后,便与奶奶一同出去。阳光依旧明朗,刚出门外,我深吸了一口气,抬头仰望远处的天空,不由得笑了笑,天空还是留有以前那吹不散的蓝白色。忽然奶奶打量了一下我,脸带微笑说道:“呵呵,那么多年过去了,大了许多啊。”

大概是临近年关了。这个本来人不多,并不繁华的小镇却热闹了些许。政府与中学门前的仍是那个脏兮兮的圆台,让我费解的是,为什么在垃圾堆旁边会有人走去那里开烧烤摊。刚开始我是走在奶奶的前面,但是我实在是不知道该去哪个诊所,而且走在长辈面前是有失礼貌的,也有点周身不自在,便叫奶奶走在前面,奶奶先是一惊,随后便闪现出了一丝失落。可悲的是当时我并没有发现。

走在小街上,我眼睛好像不自觉在东寻西觅什么,打量着四处的商店和过往的行人,但是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就在这漫无目的寻觅的过程里,我跟奶奶走到了该去的诊所。奶奶上去话家常处理其他的事务,而我把目光留在诊所外的小街上,依旧寻觅着什么。

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有位初三的同学路过,我定睛一看,那不是曾经坐在我前面的红玲么。我当时想上前打招呼,但是却止住了,因为我怕在打可招呼过后又不知道该跟熟人说什么,亦怕她说起其他好友的近况。

打完针后,奶奶说她还有东西要买,于是我便一人回家先。路依旧不远,心路下却是漫漫长路。沿着商店一路行走,少了许多言语。我喜欢静静的感觉,因为它给人一种特别清醒的感觉。平时纷杂与狂乱的思绪在一个人的环境下,会逐渐澄静下来。这时,自然就会认真地审阅自己心灵的安住处。在阳光的沐浴下,忽然想起刚经过的初三同学,不由得毕业时的回忆涌上了心头。我忽然想起,一位的友人曾说过她家搬来这小镇了。呵,寻觅的缘由如经春的冰雪,渐渐消融,原来就是为了三个瞬间啊!

其实青春,不过就是三个瞬间。

第一个瞬间,彼此看见,然后装作互不相识,两人对望了一下,迅速转过脸去,彼此擦肩而过。

第二个瞬间,你看见了他(她),而他(她)看不见你,亦或是他(她)看见了你,你看不见他(她)。任由时间带着你们匆匆而过。

第三个瞬间,彼此相望,然后缓缓的向对方走来,小话家常,最后两人挥手道别。

日子一天天于不经意间无声地流失着,点点滴滴或平淡或难以忘怀的往事,只在记忆的深处烙上一串串或深或浅的印痕。而今一年已经过去,留在记忆中的是曾经的美好。今天不知旧友们在忙些什么?记忆的绳索弹过时光的隧道,让我流连于曾经的风花雪月之中,那风那雨,都是我记忆中最悠闲的时光。很多时候,过去是无从想念的。多少次压抑着一个多情者的心灵躁动,白天我尝试着一个思想者的心路远足的历程,游历这个小镇;夜晚我凝视着桌上电脑,毫无目的的敲打着键盘。斑驳的心路历程,已经斑驳。我想做它的沿路工人,给它沥青。可以吗?

不知怎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小月的身影,也想起了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命运不同,经历也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有些事,求一次就够了,因为既然知道别人并不会答应的,还在哀求,这就太显得自己太过愚蠢了。”当时我并没有仔细琢磨过她的这句话,现在想起,不由得心中让我佩服。她的话拥有比我早熟的心理观,我一直以为我的经历和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是比在这个青春年华里的人透彻多了。但是有时却发现,自己还是太嫩了。就好比我跟小月的情感,朋友们都说她不过是玩你的,我只是淡淡的说道,感情上,只是你情我愿,倘若还斗心计的话,倒也太不真诚了。倘若她是玩我,呵,谁叫我喜欢她呢。

穿过我走了十八年的绿茵小道,阳光点点照射在地面上。真的,哪怕只是偶尔,我都希望美好的瞬间都可以永远留下,这痴举引起友人的莞尔,戏虐道:那你不知道有种东西叫相机么。

※本文作者:※

优美文章
短篇散文
爱情散文
抒情散文
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
哲理散文
英语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