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言知识 > 范文 > 说课稿 > 【精品】音乐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

【精品】音乐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

   来源:荟萃咖    阅读: 1.5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音乐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

音乐说课稿 篇1

一、学情分析:

名人们为人类历史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往往为世人景仰。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处处效仿。但是处于幼稚、懵懂的人生阶段,他们常常认识问题不够全面,又侧重于感性认识,所以教师要作好引导工作。使学生懂得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除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在精神和品格上超凡脱俗,要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学习名人的良好习惯和治学方法,从中获得健康向上的审美享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荷、深邃”等词的读音、词义,并会正确运用。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过程和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贝多芬不屈命运的安排,执著追求音乐事业的精神,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方法:

导学结合,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氛围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意图: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提示本节课的学法: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下面让我一起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二)介绍贝多芬生平(幻灯片出示贝多芬简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重荷(hè)深邃(suì)门槛(kǎn)踌躇(chóu chú)磐石(pán)

2、解释词语

不见天日:看不到光明。

踌躇:犹豫。

深邃:深奥。

(四)速读课文 整体感悟

1、根据提示补全客人来访的全过程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2、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五、拓展延伸

1、像贝多芬这样“通过苦难,走向欢乐‘的人还有很多,你能说出某个

类似的人物吗?

(学生自由谈论)

2、多媒体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简单介绍演员情况。

3、通过对贝多芬及这些与命运抗争的人的故事的了解,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就请同学们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课堂小结

贝多芬把苦难看做是上帝的礼物,希望我们像贝多芬一样,去坦然面对苦难和失败的挑战,做一个真正的强者。下面老师送你们一首诗:

《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

——献给风华正茂、斗志昂扬的同学们

当你进入生命的春天

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

像一条铺着卵石的小溪

吹着叶笛,摇着野花的铃

去追逐奔腾的江河

童年的迷惑,天真

让位给勇敢的求知和探索

人生不再是一部童话

而是充满现实的酸甜苦辣

你会昂然地迎接这一切

正如你身上的全部光彩

来自青春的勇气和力

啊,没有人去怀疑春天的美丽

只会为春天的虚度而惋惜

七、作业设计:推荐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音乐说课稿 篇2

1.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3.能够参与表演;

4.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5.自由体验打击乐伴奏。

重点:

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下蛋罗)说课 教案 人音版第二册音乐说课,标签:小学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难点:

选择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一、组织教学:

1、开着火车进教室;(唱《火车开了》进教室)

2、情景设计:

(1)导入情景:

师: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新农场。瞧,老师们已经先在这里等着我们了,让我们扬起手打个招呼吧——嗨,老师们好!(示意学生一起打招呼,减缓学生课堂压力)

(2)简单节奏、音型练习

师:听,农场里的小动物们叫得多欢啦,聪明的小朋友们,听一听,是哪些小动物的声音啊?

师:小牛 | 怎样 | 叫 — ?‖ 生:哞— | 哞— | 哞哞 哞哞 哞— ‖

师:小鸡 | 怎样 | 叫 — ?‖ 生:叽叽 叽 | 叽叽 叽| 叽叽 叽叽| 叽—‖

师:小鸭怎样叫? 小猫怎样叫?(依次)

师:哟,小动物可真多,有小牛,有小鸡,有小鸭,还有小猫,多热闹啊!可这个时候,小猫说话了:瞄—,我平时是这样叫的,可不象你们唱的那样快啊!

师:对呀,老师告诉你们啊,歌里的声音总是把生活里的声音美化了,所以会有一点小小的差别,那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学学小猫平时是怎么叫的。(学猫叫)

(3)学习新课节奏片段

A、引出节奏段落

师:好的,我亲爱的小猫们,让我们一起来唱唱歌吧,也请你们猜一猜,谁和小猫在一起?

学生学猫叫,老师念节奏:咯咯咯咯 哒 ︱ 咯咯咯咯 哒︱ 咯哒 咯哒 ︱ 咯咯 哒 ‖

B、出示节奏型,学习节奏

师:你们猜出来了吗,谁和小猫在一起?(抽生)

师:恩,原来小猫和大母鸡是好朋友,大母鸡不停的叫着,象是要告诉小猫什么事情,那大母鸡在说什么,让我们来模仿一下:(拍手读节奏,生模仿师打节奏)

师:真棒!那大母鸡还给它加上了歌词,我们再来学一学。

师:或许小朋友们都听不懂大母鸡在说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它很高兴,让我们带着高兴的情绪和表情再学一学。(拍手、带情绪读节奏)

二、新课导入:

1、初听,了解歌曲内容:(播放音乐)

师:真是棒极了,那大母鸡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聪明的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听一听下面的音乐,猜一猜,看谁猜得最准确?

2、揭示课题:

师:大母鸡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它生了好多好多的蛋,而且非常的大)

揭示课题:所以,大母鸡才会大声的告诉所有的人:《下蛋罗!》(打出课题)

3、展开想象

师:那么,谁能告诉我们,母鸡下蛋的样子是怎么样的?(涨红脸儿,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坐草窝)能模仿一下吗?

师:大母鸡下了那么多大大的'鸡蛋,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快乐、幸福)

师:猜一猜,大母鸡下蛋后,它最想把这个消息先告诉谁?

三、感受:

看动画听,感受其中趣味:(播放动画)

师:是啊,做妈妈真不容易啊,让我们再来看看大母鸡下蛋的辛苦,和它下蛋后的快乐吧!

(下蛋罗)说课 教案 人音版第二册音乐说课,标签:小学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四、学习歌词

1、教师做示范

师:大母鸡下蛋后可开心了,你听:(教师做动作朗读歌词)

2、感叹号:

师:认识它吗?(感叹号)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师:黑板上有两种颜色的感叹号,分别代表马路上的红绿灯,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师:让我们试着把感叹号的用意读出来!(试读一次)

2、学生跟师做动作、学歌词

师:真不错!你看,好多同学都跃跃欲试的想来学一学大母鸡生蛋的样子,请你们起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跟读歌词,跟做动作,把大母鸡的快乐表现出来)

五、学唱歌曲:

1、范唱,跟师做动作

师:真棒,同学们学得真好,那么现在请你们一边跟老师做动作,一边听老师唱一遍。

2、生对唱

师:真不错,你看,农场里所有的小动物都围过来了,他们也想来学唱这首歌呢。这样吧,老师来唱歌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拍读节奏部分,看谁最认真、最准确。(教师在节奏部分加上响板)

2、轻声跟唱(教师弹琴)

师:哟,小动物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好吧,我亲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轻声跟琴完整的唱一遍吧,在节奏部分也请你们把手拍起来。

3、完整演唱

师:真好听,可惜啊,要是再把母鸡快乐的样子表现出来就更好了,让我们试着表现得快乐一些!

六、认识、使用响板:

1、认识响板

师:老师用了一个打击乐来模仿大母鸡的声音,你们认识它吗?(出示响板)

2、使用响板

想一想,如果让你用它来模仿大母鸡的叫声为歌曲伴奏,你会用吗?(抽生)

七、合作创编:

1、伴奏(演示、提炼、训练、表演)

师:好的,我请同学上来模仿大母鸡,请你先从老师黑板上拿到大母鸡的头饰戴到头上,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你是谁?

那谁来小鸡呢?

老师的农场里还有谁?哪个同学上台来。

2、处理歌曲:

师:母鸡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感受到了自豪和快乐,老师也越来越喜欢它了,相信大家都会很喜欢它,请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

3、学生分组上台展示:

分成打击乐组 表演组 演唱组

八、作业:创编歌词

师:看,小鸭过来了,小鸭这回可不依了,它也想小朋友们为他创编一段歌词,那聪明的小朋友们,就拜托你们啦!下节课请你拿来送给小鸭子吧!

九、小结:

好了,我亲爱的小鸡们,天色不早了,老师们和我们一起游览了一天,也很辛苦了,跟老师们说再见吧,拜拜!(下课)

音乐说课稿 篇3

一、说设计意图: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们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小熊过桥这一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说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新《纲要》的目标要求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确立了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目标为:

(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教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与同伴进行歌表演。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运用脸部表情、游戏体验使活动得到深化。

活动的难点是:教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总之,整个活动呈现了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三、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小熊、熊妈妈的图片,头饰。3小熊过桥背景图,4平衡木。

四、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帮助他们对歌词、歌曲情绪等方面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图片及多媒体动画“小熊过桥”的完整演唱,让幼儿对整首歌曲有全面的认识,

2、创作法:所谓创作法是指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一些新的事物。本次活动中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2/4拍和3/4拍的不同,充分发挥的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的创编动作,体现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次活动的最后的环节中,我就引导幼儿扮演小熊和熊妈妈,共同体验过桥时害怕和过桥后的喜悦心情。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合作表演,而且认识到要热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更是创编了多种多样的动作。

五、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整首歌曲发生了兴趣。

2、尝试法:在幼儿尝试着用动作表现2/4拍和3/4拍的不同时,充分发挥的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的创编动作,逐步探索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歌曲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导幼儿体验过桥的快乐。

六、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完整欣赏——节奏游戏——动作体验——完整演唱——歌表演延伸

(一)激发兴趣(情境:请来两位小客人,利用图片讲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可爱的小熊形象,引发幼儿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小熊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完整欣赏(多媒体课件演示)

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小熊过桥”的完整演唱,帮助幼儿对歌词、歌曲情绪等方面获得一定的理解,对整首歌曲有全面的认识。

(三)节奏游戏(随音乐拍节奏)

把枯燥的歌词练习设计成一个孩子们喜欢做的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既让幼儿熟记歌词,又能让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

(四)动作体验(体验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2/4和3/4的不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编出许多动作,体验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五)完整演唱(引导幼儿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来演唱整首歌曲)

在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表情后,讨论出现这些表情的原因,从而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来完整演唱,并激发幼儿勇敢、乐于助人的情感。

(六)歌表演延伸(进行歌表演)

在孩子们演唱这首歌曲以后,很想与小朋友们一起表演,因此,我给孩子们创设环境,让孩子们戴上头饰,踩着平衡木进行歌表演。

音乐说课稿 篇4

一 、关于教材

深刻感受到音乐学科独特的艺术魅力:

1、它以艺术的本质特征为主线:其中包括艺术的生活性、艺术的自然属性、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描绘性等等。

2、以人文主题构建知识内容,渗透学科知识:体现在艺术形式的交融(比如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歌舞剧、音乐与诗歌、音乐与美术)等等。

3、以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

4、以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为最终目标。

1、加强学科德育。2、发挥学科特点。3、增强人文内涵4、落实学科知识。

二 、教学内容

《惊愕交响曲》是一首欣赏曲,作曲家海顿,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第一位大师,后人称其为“交响乐之父”。 作曲家在作品中用幽默诙谐的音乐语言和多变的艺术手法,把一条简单的旋律,经过四次变奏升华,使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在《惊愕》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惊愕。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惊愕“之名由此得来。

在教学安排上,我主要围绕第二乐章的赏析及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对变奏旋律片段的分析,从而学习掌握对音乐再创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

音乐欣赏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与鉴赏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为首要任务。因此,在教学目标方面,我是这样制定的:

1、通过聆听音乐,了解音乐家海顿,让海顿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并从中懂得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优秀品格。

2、在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作品过程中,让学生领略音乐中古典气质和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认识其精华所在。

3、结合作品欣赏、作品分析,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四、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欧洲交响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2、分析变奏曲变奏表现手法及曲式结构的建构组成。

教学难点:旋律的变奏创编

五、说教法、学法

初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集体探究,教师适当引导,建立一种师生共同学习探究的课堂模式。

教法:

1、建立开方式教学环境。 所谓开放式教学,我的理解是,开放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课堂主动权的下放: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音乐家海顿的资料进入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其次,开放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同时,了解维也纳的作曲家及作品风格。

2、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最出彩的就是乐段的变奏,所以,让学生创编旋律变奏也是一种实践性教学,学生在创编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是对原作旋律形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二)说学法:课前自我学习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通过互联网、书报等了解音乐家海顿。这样在课堂上不再被动,而是主动接受知识。并且个人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让自信心在实践活动中成长。教师在组织教学是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在为一段旋律创编一段小变奏时,鼓励学生全体参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不限形式,各显其能,很多学生都把自己最自信的一面表现出来,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六、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古典音乐欣赏课是令很多音乐老师头疼的课,学生感觉高雅艺术太高不可攀,离自己太遥远。在这里,我想到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诺基亚手机铃声,通过各种多变的铃声所产生的不同音效,使同学们产生不同的.体验来进一步的感受变奏曲的独特魅力,拉近了和古典音乐的距离。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追寻着快乐教学,试着让学生在快乐自然的课堂上感受快乐,体验快乐。用优美的语言、亲切的目光将学生的情绪很快的引领到轻松和谐的氛围之中。

出示课题,介绍“交响乐之父”海顿以及哼唱作品的主题。

聆听全曲,抛出问题 。用什么作为该乐章的标题?师:该主题出现过几次?并统计下来(教师展示幻灯片)生:学生讨论说出。

(说明:1、开门见山出示课题。2、从背景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环节:新课标中说“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最有特点的就是主旋律不断变奏和力度的变化,在这个环节,通过完整的欣赏,师生共同分析作品要素,围绕主旋律和4个变奏乐段的对比赏析,让学生了解变奏曲式的概念,感受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

2、作品分析 :

(1)、唱一唱主题音乐(说明:第二乐章的音乐特点主要是主题变奏,先学唱主题音乐,有助于学生对主题音乐变奏有更好的把握。)

(2)、分析主题变奏:

分别赏析主题音乐及各段变奏音乐,教师适当引导。

学生思考:每段变奏音乐有何特点?说明:通过逐段赏析变奏音乐,让学生更深入的解读作品。

概述变奏曲式(说明:在学生主动思考后,再给出变奏曲式的定义。)

实践:参与音乐实践,获得审美体验: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注重学生有效参与,只有不断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用各自喜欢的变奏手法,为一段旋律创编小变奏曲。(教师出示旋律片断)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创编。展示成果。

小组展示创编后的《小星星变奏曲》(说明:让学生更完整感受并掌握变奏曲式)

畅谈:因为小班学生人数少,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利用谈话式、小组合作、分层学习、感悟体会等多种形式,激发每个学生思维的活力,真正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也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分组学习、比赛、游戏、合作学习等分层次教学活动,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都充分参与进来,及时进行互动反馈,真正遵循“关注每一个”的宗旨,同时也体现了音乐课堂 “活动化教学”。

音乐说课稿 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创编这一集体舞,培养与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通过队形的穿、绕及舞蹈动作来表现花篮的手工编织过程。

3、 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舞蹈 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编花蓝》及入场的乐曲磁带、录音机

2、五颜六色的绢花一束

3、每人一个利用方便面碗等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花蓝编织的半成品

4、 模具(演示队形)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韵律活动《郊游》入场

2、 发声练习《欢乐颂》 练习跳音与连音

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衬词

3、 复习歌曲《夏天》

(二) 基本部分

1、 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蓝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蓝的愿望。

2、 播放《编花蓝》的歌曲,幼儿手工操 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蓝,感受编织的方法。

3、 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蓝(分组进行)

4、 创编舞蹈《编花蓝》

(1) 出示玩具花蓝,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

(2) 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

(3) 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

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

(4) 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

a、 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

b、 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

c、 男女互换,女孩子做“枝条”教师启发“枝条在来回穿动时,除了用小碎步表现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舞步来表现?”鼓励女孩子换一种舞步。

活动结束

(1) 节奏儿歌《我真的很不错》

(2) “我们一起到更远的地方去玩一玩吧”-随《效游》的音乐出活动室。

音乐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音乐与生活》是今年高中课改音乐鉴赏教材广东版的第一单元。本单元由“生命之歌”、“情感之声”、“生活之音”、“自然之韵”四部分组成。单元中选择的音乐内容充分体现了音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生活之音”是本单元的第3节。

本节课承接了“生命之歌”中论证的“人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陪伴着人生,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贯穿了“情感之声”中展现的“音乐是人内心世界(情感、意志、欲望)的表露,是人情感的抒发与宣泄,音乐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来源于情感的力量”,所以,“生活之音”中选择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并始终伴随人类各种生活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的愿望。

本节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鉴赏作品都是运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生产劳动场景、活动为素材创作出来的精品佳作。

2、 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感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的形式,了解钢琴组曲、合唱组曲和标题音乐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记录《打字机》、《盖邮戳》音乐的节奏;能够熟悉模唱《钟》、《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能够从《永恒的水》观赏中得到启发,并积极参与尝试创作一首“纸乐”。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从音乐音响感知中得到和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能够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能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的朴素哲理。

3、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表现上都是“善于听不愿说”,在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方面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制定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作品鉴赏让学生感知音乐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体会两者相融共通的联系;感受音乐表现艺术的魅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启发学生感知音乐的表现形式并作出一定的评价;尝试自行创作一首“纸乐”。

二、说教法: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因此,要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同时,也要紧紧围绕音乐鉴赏的本质,不能流于欣赏的简单的感性认知。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不但要听辨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了解音乐表现的方法手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辨别力、表现力和理解力,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真正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符合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

为此,我拟定了调查法、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合作法、联想法、想象法、演示法等授课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操作中。具体的做法在后面的教学程序中我再细说。

三、说学法: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了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我在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时,能够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运用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建立一定的音乐思维空间,爱护并鼓励学生保留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其二、通过对比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和创造活动。其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包括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做到会提出问题、能分析问题、懂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享受学习的快乐过程。

广东版 (音乐与生活)之“生活之音”(说课稿),标签:高中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四、说教学程序:

此次说的是第3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聆听与鉴赏《打字机》、《盖邮戳》、《钟》和《永恒的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进行。

(一)、课题引入:播放20xx年春晚的《过年我当家》(玩的就是节奏)

作品通过艺术夸张,把我们日常当中的具体生活细节活动节奏化了,小到铅笔写字的摩擦声音,大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音,由此汇成一首热热闹闹的生活交响曲。

[设计意图]:通过音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去探究的好奇。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演示法)

(二)、讲授新课:

1、聆听两首乐曲,为它们设计标题并写出基本的节奏谱:《打字机》、《盖邮戳》

作品运用现实生活中“打字”和“盖邮戳”的劳动声音,加上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等表现要素的变化,把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场景变的有声有色,充满了快乐的情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体验“标题音乐”的特点,紧扣本节课“音乐与生活相融共通”的主题。(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2、课堂实践:尝试创作4小节“打蚊子”的节奏谱。(与蚊子的飞行动态相结合,时而快,时而慢,最后打死了蚊子。)

例如:2/4 X X| X XX |X · X |X—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的创作、表演意识,给他们的自信心,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亲自体会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同时活跃课堂的气氛,避免“审美疲劳”的出现。(演示法、联想法、想象法、合作法)

3、聆听[匈]李斯特的《钟》。要求学生思考:音乐中表现了什么声音?作曲家怎样运用钢琴的特点来表现钟声?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启发他们认识该作品中,李斯特巧妙地运用了钢琴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多彩,弹奏技巧多样化的特点,来塑造、模拟“钟”的形象。强调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细微的观察与感悟。(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3、聆听谭盾《永恒的水》。要求学生思考:在观赏音乐中得到什么感悟与启发?

作品在20xx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首演大获成功,同时也引来乐评人各种观点的争论。作曲家使用了不同的打击乐器,利用其在不同媒介(在空气中、在水中)的传导下产生的不同的音响效果;把水在滴落、流淌、碰撞等状态中发出来的声响和奇妙的节奏感来营造奇特的视觉、听觉的享受。把我们身边最普通、最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通过声音和画面全新地展现给人们。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细微的观察与感悟。并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对该作品的评价和看法,培养他们独立见解,达到学会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的目的。(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4、课堂实践:启发、引导学生从《永恒的水》中得到感悟,尝试用“纸”来创作一首“纸乐”。(视课堂教学实际时间而定,如若安排不下,就作为课后的作业,延续教学目标。)可以利用不同纸张的材质,通过揉、搓、撕、抖等手法制造出不同的音响区别,再运用音乐表现的要素进行整合。比一比谁的作品更能表现自己的意图,更能让广大同学接受。

5、课后拓展推荐:听赏保罗·怀特的《蚊子之舞》;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的或者课后的反馈,达到迁移知识,延续创新的目的。完成教学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调查法、启发法、合作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生活之音》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课标提出的以音乐为定位的依据,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实际出发,适度地进行学科综合与渗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审美意识的提高。

音乐说课稿 篇7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京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从戏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历史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

2,通过学唱京歌《唱脸谱》的引入,了解京剧的起源,脸谱等音乐文化知识。

3,赏析传统京剧《猛志在胸催解缆》,能够辨析京剧的行当,唱腔等,根据学生嗓音情况学唱片断。

4,结合所学的京剧知识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教材分析

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音乐艺术宝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以京歌《唱脸谱》作为导入,巧妙地把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演唱风格融为一体,意在让学生从陌生到理解,逐步接受感受和热爱祖国的京剧文化,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是根据历史故事文成公主为原型而创作的,在了解京剧的脸谱行当唱腔的同时,京剧中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唱出了拥有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京剧音乐的唱腔乐器伴奏,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例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等)

教学重点 学唱京歌《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脸谱行当腔等知识。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学唱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片断。

教学过程

1,老师清唱一段《唱脸谱》请同学听听这唱的是什么音乐 同学们立即能答出是京剧(课件展示今天的课题内容京剧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发扬)

2,请同学完整的欣赏《唱脸谱》并寻找里面的京剧元素。

3,京剧的起源历史(展示课件)

4,学唱京歌《唱脸谱》,仔细体会曲中唱到的脸谱人物及刻画的性格形象。(播放视频《唱脸谱》)

5,辨析《唱脸谱》中所表现的历史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性格形象

6,在演唱《唱脸谱》中,导入京剧的花脸唱腔正是脸谱所刻画的个性形象

7,京剧的四大唱腔生旦净丑,引入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播放视频,辨别是那种唱腔

8,结合所学的唱腔再来分乐段唱腔演唱《唱脸谱》(展示课件曲谱)

9,让学生在现代的流行音乐中找寻有京剧音乐元素的作品,老师展示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

10,在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结合的京歌《唱脸谱》演唱中,让同学们在音乐中用新的眼光审视京剧音乐,懂得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播放视频《唱脸谱》)

音乐说课稿 篇8

教学内容:

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戏剧表演》第四单元《音乐剧》,本节的内容包括欣赏音乐剧《演艺船》选曲《老人河》,《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猫》选曲《回忆》以及《芳草心》主题歌《小草》。

教材分析:

我对教材是这样认识的,通过欣赏《音乐之声》选曲《孤独的牧羊人》片段和《演艺船》选曲《老人河》来了解音乐剧的定义起源,而选用《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和《猫》选曲《回忆》以及《芳草心》主题歌《小草》来展开对音乐剧发展的了解及艺术特征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第一是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音乐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第二能力目标:结合欣赏,多层次的了解音乐剧的艺术特征;第三情感目标:感受体验音乐剧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了解音乐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而感受、体验音乐剧的艺术特征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鉴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创设情景、互动探究、讨论,自主创编等方法进行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启发引导——知识新授——感受经典——拓展与巩固——课堂小结。

一、启发引导

课前播放超级女生张靓颖演唱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歌是音乐剧《艾维塔》的主题歌,尤其是超女张靓颖的演唱能很好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二、知识新授

首先了解什么是音乐剧?我并未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选用了综合歌唱、舞蹈、剧情和表演有机结合的音乐剧选曲《孤独的牧羊人》片段让学生欣赏,观察思考几种音乐元素在音乐剧中完美自然的结合,然后通过交流总结出音乐剧的定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掌握音乐剧的定义后,结合欣赏音乐剧《演艺船》选曲《老人河》,了解音乐剧的起源于发展。这样学生会在本环节的学习中感觉自然贴切。

三、感受经典

欣赏美国音乐剧全盛时期代表作《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和音乐剧《猫》的经典名曲《回忆》感受、体验音乐剧的艺术特征。

在《雪绒花》的教学中我首先在屏幕上显示文字,让学生阅读,接着播放《雪绒花》的影像资料并让学生随唱,欣赏后让学生总结影像资料中的演唱形式有哪几种?在出示答案之后,再一次播放资料让学生随唱,之后我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排演。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音乐剧中的音乐是声乐和器乐的混合,声乐有独唱、重唱、合唱等几种形式,同时,他们也深刻体会到音乐剧的艺术魅力。这环节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拉近了师生距离,营造了愉悦和谐的音乐情境,达到了高中新课标的要求。

对音乐剧《猫》经典名曲《回忆》的欣赏是本节课鉴赏的升华,因为歌曲完美地表现了剧中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首先我让学生静静地完整地欣赏《回忆》,感受音乐形象并用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口述《猫》的故事梗概及《回忆》的创作背景,复听《回忆》让学生体验音乐剧中歌唱、舞蹈、剧情与表演的完美结合。

以上两个曲目都体现了音乐剧的艺术特征,让学生结合欣赏讨论概括出音乐剧的艺术特征共有三个,通过屏幕显示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拓展与巩固

巩固本节内容时,我播放歌曲《小草》。因为这首歌学生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我国早期音乐剧《芳草心》的主题歌,放在这里欣赏既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这首《小草》,而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加深对音乐剧艺术特征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中国的音乐剧作品并不是很多,通过本节对音乐剧的欣赏,希望同学们以后更多的关注音乐剧,关注中国音乐剧,期待大家乘着音乐的翅膀充分展现自我!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音乐说课稿 篇9

一、设计理念:

本课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以音乐为载体,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音乐要素,并在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教学目标。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①、本课中学唱的歌曲是第二册的第7课。它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浪相逐远去的海面。

②、本课继续让学生学唱、感受三拍子的歌曲,初步感受大自然的歌谣。

③、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声响的能力。

2)教材的处理:

海是大自然的一样物体,水是它形成的基本元素。所以我有一滴水想起,把本课设计成了,“小水滴旅行”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由小水滴到大海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把这些过程与音乐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聆听音乐,分辨、判断出音乐形象,能模仿节奏并读拍

2、技能目标:发挥想象,用动作、人声、音乐道具、等表现小水滴旅行各阶段的音效,尝试小组合作。

3、情感目标: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用音乐形象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综合艺术形式体验、表现水的旅行过程。

2、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说教法

1、听觉感受法:以三种音效(小水滴、小河流、大海)为导源,让学生听辨大自然的“歌”,为下一步的模拟音效做铺垫。

2、探究模拟法:新课标提倡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演唱、表演音乐过程中充分体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本课我设计了用动作、人声、音乐道具、等表现小水滴旅行各阶段的音效,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及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模仿改编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的编创能力只在启蒙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本课设计学生在小河流阶段,根据歌曲<数鸭子>改编数其它小动物的歌 曲,在这种模仿改编中,只要改动歌曲中关键的几个字就能改出一首新歌,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4、合作学习法: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本课设计学生在后半节课阶段分组合作排练,表现小水滴旅行的各个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综合法: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本课以水滴为主线,串连与水滴有关的音乐素材,运用唱唱、跳跳、演演等综合音乐形式,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六、说教学程序:

1、导入:

方法:利用播放三种音效――水滴,小河流,大海声,让学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并板书。

作用:抓住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

达到的目标:分辨、判断出音乐形象,学生很快就能听出是水滴、河流、大海的声音。这一设计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在教学的第一步就把本课的主线提了出来。

出示课题――小水滴的旅行

2、导入后的第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为:小水滴变成雨滴落下来旅行的形象。

导语:小水滴想从天下落下来旅行,但是天上的声控门关着,你解得开才能下来。

教法:播水滴音效,让学生聆听音效形象,用手和打击乐模奏水滴形象。

模奏时,让学生选用教师(或自己)提供的道具探究一下听听哪种方法模拟要好一些,可以模仿成怎样的节奏?

效果:教师收集的水滴音效节奏为――X X X X X X

让学生模奏后教师板书整理:X X |X X |X X |这就是解“声控门的密码”,

引申:你还可以把声控门设成怎样的密码?(如:XX X )再敲一敲。

顺势演唱<小雨沙沙>这是我们学过可以表现小水滴的歌。――播课件。视听唱结合,让学生体验音乐。

音乐表现:做为这一教学段的小结,引导学生把小水滴落下来的形象表现出来

l打击乐引子:

X X | X X | X X |

XX X | XX X | XX X |(这一行要根据学生的创编)

l紧接歌曲前奏:演唱<小雨沙沙>(教师用钢琴伴奏,)

达到的目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起点拨、整理作用,学生是学习探究的主体。能够完成听辨解码的学习任务,并用探究法利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品模仿自然界的.声效。

3、第二个教学环节设计为:小雨沙沙地落下,旅行小河里的形象。

导语:水滴落下来流到了小河里,河里的小动物要你完成一项任务。

教法:让学生模拍节奏:X-|X-|X-|并用人声或打击乐模仿小河流,随后创设情境,想象小水滴在小河里旅行――看到鸭子数鸭子,看到小鱼数小鱼,看到青蛙数青蛙,分组合作改编歌曲,并请二组学生上台表演。

(举例:门前大桥下游过小青蛙,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呱呱呱呱,真呀真多呀,数不清到底多少小青蛙,数不清到底多少小青蛙)

音乐表现:做为这一教学段的小结,引导学生把小水滴旅行的第二个过程(聚成小河流的形象)表现出来。

l水流模拟声X—|X—|X—|

l紧接前奏:演唱改编的歌曲<数XX>

达到的目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能模仿节奏,发挥想象,用人声、道具等模拟小河流,通过探究模拟法简单改编歌曲体会、表现小水滴在小河里旅行的过程。运用唱唱、跳跳、演演等综合音乐形式,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快的学习环境

4、第三个教学环节设计为:小水滴旅行进入大海的形象。

导语:小水滴旅行到了大海,大海真美丽,你能模拟大海的声音吗?

教法:教师让学生自选打击乐或身边的物品模拟大海音效。创设情境:告诉学生大海唱起了歌。然后学唱歌曲<海>完成拍拍

1)XXX|XXXX|XXXX|X—O|

2)感受三拍子,并拍一拍。

3)由念儿歌引出歌曲中唱到的太阳、月亮、浪花,再通过边听歌曲边模仿它们的动作来熟悉歌曲。然后跟大海妈妈一起唱唱。

达到的目标:能模拍简单节奏,用模拟探究法利用道具模拟大海形象,初步熟悉歌曲<海>。在聆听、演唱、表演等综合音乐形式中充分体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5、第四个教学环节设计为:海底音乐会。

导语:海底有很多动物在开音乐会呢!――播课件,学生跟着音乐自由活动。

(作用: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教法:在跟音乐活动后,布置:排练节目,表演给海底的小动物看。喜欢小水滴变成雨滴落下来的就演雨滴片段;喜欢小水滴在河里游的就演小河片段;喜欢小水滴在大海里玩的的就演大海片段。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提供道具,并到排练小组中稍作指导。最后分组展示。

达到到的目标:在这一教学环节环节中,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人文主题。发挥想象,用动作、人声、音乐道具、等表现小水滴旅行各阶段的音效,尝试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音乐形象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七、教学特色(总结以上过程和策略,我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

1、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科特点,学生的参与程度应该较高。

2、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合作互动能力,尊重独特体验注意情境设计。

3、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体验、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

4、课堂安排连贯性强,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能对学生的各个编创环节做合理的引导、小结。

八、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日记
周记
小说
摘抄
语文
作文
口号
读后感